人生中,我們的道路總是會和其他人的道路交錯。從我們的父母到我們的孩子,從我們的兄弟姐妹到我們的配偶。根據業力法則,我們總是會遇到相同的靈魂,只是戴上了不同的面具,扮演著不同的角色。
靈魂基於某種債務或責任而必須歷經這樣的肉身循環,也就是說,這並非完全自由的。
透過和其他人的互動,我們有機會將自己從業力的桎梏中釋放出來。
業力就是我們因為缺乏愛,缺乏以愛為源頭的連結而做出的行為結果。由於缺乏愛,我們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傷害別人,或是被別人傷害。
現在我們在這家業力銀行解決我們剩餘的貸款,而所有人清償的法則都是一樣的。
業力的記錄都儲存在阿卡西記錄(宇宙的記憶)中,這是我們無法透過我們的意識心靈去取得的記錄。
但我們可以從其他人使我們引發的感受和情緒中學到課題。
如果有人達成了他們的目標,那麼他們就會從我們的生命中離開。有些人在我們靠近時,他們讓我們感到不愉快,那麼離開他們對我們來說也算是一種解脫。
然而,我們不該忽視他們讓我們產生的感受,以及他們在我們生命中的存在。他們的起源是和我們環環相扣的。
我們被抑制的負面經驗,以及因為恐懼和痛苦而造成的有害情緒狀態等污泥,都深深都儲存在我們的生命當中。
所有我們遇到的人都是我們的老師,他們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從我們緊抓不放的毒素中釋放。
- 我們和某人最早的接觸來自視覺層面,但吸引力通常來自另一個潛意識的層面,即潛意識業力記錄的解讀。
- 我們的業力記錄和對方的業力記錄會「認出」清除我們業力的基本條件,於是兩人產生連結並進入一段關係中。
在一段關係中,我們並不是藉由展現我們的最佳優點來成長,因為那不是真實的我們,而是藉由衝突來成長。
衝突的時刻值千金,因為重要的事情也在這一刻發生。當我們在第一時間產生嫉妒時,我們應自問:「我為何會有這樣的感受?我內心真正的想法是什麼?」請不要忽略這樣的感受。
我們必須處理這樣的感受,才能將錯亂的碎片拼湊在一起。
這些碎片就是我們性格上的弱點。
或許,我們曾經在童年時被遺棄、排斥,而這在我們人生關鍵時期被拒絕的感受讓我們成為這類情緒的磁鐵。
因此,我們及時將如恐懼、痛苦、憎恨、嫉妒等等的特定情感經驗分化、瓦解,直到我們的一部分能夠持續穩定地運作。
我們將我們穩定的概念強加在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中,但倘若對方的行為不符合這樣的概念,而我們又無法理解他們部分的行動,我們又會轉換至我們的心靈所信仰的恐懼等碎片中。
實際上我們的伴侶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在打造我們的人格拼圖。
但我們無法理解,因為我們以為我們的伴侶是企圖要傷害我們的人。
是我們的業力要我們經歷這些情感。我們正在和某人建立關係,而這個人在遙遠的前世裡對我們也有一樣的感受。
但業力的概念並不是要讓你們受苦,而是要讓你們兩人相結合,一起體驗無條件的愛和靈性上的完整性。
學習如何以愛為出發而行動——因為我就是伴侶,而伴侶就是我。
他們就是我們撕裂的部分,而我們都是這塊大拼圖所撕裂的碎片。
我就是兩人,即水滴(我)與海洋(所有人),因為在每一滴小水滴中都有海洋。
而只要這段關係在這個階段還不夠明朗,人們就會繼續在不同的來世中輪迴,扮演著不同的角色。
留言列表